兰溪欢迎来到兰溪信义居!

三江口丨“停车难”与“车位空”?

更新时间:2023-04-01 16:01:21

5104

来源:

对于城区停车,有人这样调侃:“免费车位永远满着,收费车位永远空着。”


这话可能有些夸张,但这种现象确实存在,有些地方有些时段还非常明显。


640.png


拿兰溪来说,今年以来,一些道路和公共停车场的收费停车位“空起来了”,而在一些开放小区,本就捉襟见肘的停车空间被外来车辆长时间“蹭用”的抱怨声却越来越多。


坦白讲,停车问题确实是城市管理的一大难题,似乎没有“药”到“病”除的“灵丹妙药”。如何在免费与收费、“永远满”与“永远空”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,有效缓解这个“城市病”,考验各方智慧。


(一)


城市治理,是一个宏大的课题,涉及方方面面。规范城市停车秩序,破解停车难,便是其中的一道考题。


这些年,兰溪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和尝试。比如,新建或改建公共停车场,增加道路停车泊位,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尽可能考虑停车需求,等等。仅2022年,通过新建、改建公共停车场和增加道路停车泊位,兰溪就新增了公共停车位3900余个。


640.jpg


尽管做了很多“加法”,但与迅猛增长的汽车保有量相比,仍显得有些杯水车薪。据统计,到2022年底,兰溪汽车保有量为143514辆,比2021年增加了7217辆。相对于城区有限的公共停车泊位,“僧多粥少”现象突出。


既然停车空间和资源有限,又不可能毫无节制地增加,那么,在全力挖潜的基础上,让市场这只“无形之手”来调配,让价格杠杆来调节,让数字智慧来赋能,不失为一种好方法。


2022年,兰溪启动智慧停车项目建设,通过对停车泊位进行改造,安装智能设备,建立一体化的停车后台管理系统,实现停车资源智能化管理,从而引导车辆合理停放,提高停车泊位的利用率和周转率。


640 (1).png


今年1月1日,智慧停车一期项目上线运行后,城区道路停车收费标准也同步进行了调整。


调整后,道路泊位的停车收费标准为:8时至20时,在一类区域停车,前30分钟免费,第一小时3元,一小时后每半小时收费2元,最高收费15元;8时至20时,在二类区域停车,前30分钟免费,第一小时2元,一小时后每半小时收费1元,最高收费12元。


与此同时,还推出了包月、包年优惠。比如,道路泊位一类区域停车,包月200元、半年1000元、一年1800元;在二类区域停车,包月160元、半年800元、一年1500元。停车场一类区域停车包月200元、半年1000元、一年1800元;二类区域停车包月150元、半年700元、一年1200元。


按理,这一系列动作对缓解“停车难”问题,不说打中了“七寸”,至少也是抓住了重点。但令人意外的是,从目前来看,似乎有些“叫好不叫座”。


(二)


不难发现,今年以来,收费停车位尤其是停车场的停车位空置现象逐渐凸显。


比如,位于兰溪市区中洲公园西入口处不远的溪西村停车场,有时候空荡荡的,让人有些吃惊。前不久,在中洲公园的郁金香盛花期时,笔者某天午饭后带着小孩去赏花,将车停到溪西村停车场却发现偌大的停车场里,一共只停了三辆车子。


640 (2).png


为什么会这样?在随机走访中,听到了不少声音:兰溪这种小地方有什么好收费的?你看现在收费了,都没人停了,都到边上的小区里见缝插针“蹭车位”去了。


当然,也有支持“停车收费”的声音。他们认为,收费后,车位的周转利用率提高了,更容易找到车位了。何况,交个三块五块的停车费,停得放心、安心,怎么说都比乱停车被罚五十、一百五十划算。


事实上,公共停车泊位作为一种公共社会资源,理应遵循“谁使用、谁受益、谁付费”的使用原则,只有这样,才能更好地兼顾社会公平、维护公众利益。要不然,都是“免费午餐”,对不需要占用这个公共资源的纳税人来说,无疑是一种“不公平”。


更何况,免费停车带来的问题也不少。比如,反正是免费,明明可以提早开走也要多停一会儿,好像“有便宜不占多吃亏似的”。而车位长时间被占用的后果,就是周转率低、利用率低,这让真正需要停车的人,却因为“免费车位永远满着”而轮不到停。


这样的经历,相信不少人都有过。笔者有时周末会去金华市区的江南核心商圈逛逛。前些年,宾虹路人行道公共停车位不收费时,要想找个停车位只能靠“运气”。收费后,那里的车位就好找多了,而且停车时也会想着逛好街、买好东西抓紧走,无形中提高了车位的利用率。


应该说,停车收费已是惯例,付费停车已成共识。近年来,金华各县(市、区)也都以通过收费的措施,来盘活城区的存量车位,调节停车需求,促进有限的车位实现“快循环”。而且,各地的停车收费标准都相差不多,有的县市还比兰溪高。


(三)


我们常说,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。付费停车,是对公平效率的兼顾,是优化公共资源配置的最优解,也是缓解停车难这个“城市病”的一剂良药。


在规范城市停车秩序、破解停车难这道考题面前,城市管理者、公共停车泊位运营者、广大机动车驾驶员都应换位思考,努力在免费与收费、“永远满”与“永远空”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。


640 (1).jpg


缓解停车难这道考题,不妨从三个“新”入手去解:


革新管理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,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。作为城市管理者,要牢固树立“人民城市人民建,人民城市为人民”的理念,从“管理本位”向“人民本位”升级,多倾听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,在管理中下足绣花功夫,综合施策,依法严管。在供求上尽最大努力追求平衡,让城市生活更美好。比如,西安交警推出的“学生接送车位”“限时便民车位”“如厕车位”等举措,就体现了精细管理的功力,很人性化。


创新服务。公共停车泊位是社会的公共资源,它的社会公共属性决定了运营方要兼顾效益与公平。换句话说,是不是可以多一些更人性化的举措,更多地让利于民?比如,在一些没有停车位的老旧小区周围,推出一些更优惠的停车政策,让小区居民更方便停车、更省钱停车。


更新观念。免费停车的确可能会少一点出行成本。但现实情况是,免费停车的车位更难找,而且如果因为没停车位将车乱停,被开罚单反而增加了出行成本。对广大驾驶员来说,要转变“免费停车”的观念,充分理解、支持停车收费工作,真正让付费停车、有序停车成为一种自觉习惯。同时,也要做低碳生活、绿色出行的践行者,让绿色出行成为新时尚。


“停车难”与“车位空”并非无解,关键在于各方如何围绕“以人为本,让城市生活更美好”,在管理与便利、效益与实惠中求得最大公约数。



热门专题
热门楼盘
广告